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出题人:一四幼师 孙鑫悦、薛静、岳佳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暄(xuān) 烦躁(zāo) 攲(qí)侧
B.啃(shì)噬 妲(dàn)己 迥(jiǒng)乎不同
C.约(yāo)二斤鸡蛋 安土重(zhòng)迁 翎(líng)毛
D.窈(yáo)窕(tiǎo) 瞬(sùn)间 褒姒(sì)
2、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暄闹 帐望 房檩
B.烦燥 崎岖 低回
C.街坊 内含 席卷
D.棱角 迤逦 储存
3、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1)于是,他用竹篙一__________,独木船开动了......
(2)臭豆腐__________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3)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__________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4)它也许很想__________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吧。
A.撑 点 飞 驮 B.点 滴 掠 驮
C.点 撒 掠 背 D.撑 滴 掠 背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应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无其事,迷离扑朔。
B.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C.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
D.值得注意的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
5、下列句子中默写字错误的一项是( )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作品、作家、时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战国
B.《兰亭集序》————王献之————东晋
C.《鸿门宴》————贾谊————西汉
D.《过秦论》————苏洵————北宋
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B.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C.他的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D.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
8、下列句子所用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B.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D.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句话:
B.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
C.“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嫂慌忙的说。
D.我毕竟没有凝固。
10、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沛公安在 B.大王来何操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现代文阅读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1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2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3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4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5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1. 本文出自_____的______.(2分)2. 《四书衬》是清代洛培解说的一部书,“四书”包括() (2分)A. 《大学》《礼记》《荀子》《论语》
B. 《礼记》《孟子》《庄子》《诗经》
C. 《论语》《礼记》《尚书》《中庸》
D. 《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3.“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形象的说明了() (2分)
A.鲁四老爷的冷酷无情 B. 鲁四老爷的虚伪和假道义
C. 鲁四老爷的崇信理学 D鲁四老爷生活不拘小结
4.加点字注音(4分)
烟霭() 朱拓()陈抟()寒暄()
5.解释词语(4分)
1.钝响; 2.俨然:
6.谈谈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的理解。(4分)
7.“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这句是如何体现四老爷的性格特征(4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本位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填人物)论述的一段话。(2分)
2、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语(4分)
胜 数罟 帛 罪岁
3、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胜食( ) 洿( ) 衣帛( ) 涂有饿殍 ( )
4、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