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届技能大赛
查看: 2683|回复: 1

蔡林森评课7点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9 2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重点、难点不要写进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不是教师主观确定的,而是由学情定的,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就是难点)

2、  学生看书后的思考练习应以课本为主,以应用为主

3、  变几次练习(一次练习一道题)为一次练习几道题,便于集中学习,集中点评、归纳

4、  自学指导不宜太多,一两句即可

5、  变口头练习为书面练习,要让学生多动手

6、  评点要由个别到一般

7、  结论要放在最后(由具体答案——说明理由,再由课本拓展到课本外,举一反三)

课堂形式主义、花架子8种表现

1、  千篇一律,哪样几分钟,哪样几分钟,机械照搬洋思模式

2、  只图讲得少,以为少讲就是先学后教,忽视学情,该多讲就多讲,该少讲就少讲

3、  放任自流,没有明确的指导方法

4、  节外生枝,讲与课无关的内容

5、  尽让尖子生出头露面,

6、  多媒体装门面

7、  学生自学作衬不能当堂完成作业

8、  提问代替学生自学,从上课到下课,总是一问一答加老师反复讲,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21: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蔡林森校长评课的基本原则

蔡林森校长评课的基本原则
听课听什么,评课评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互为关联的两个侧面。不明确评课评什么,听课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就会误导教学,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蔡林森校长的教育思想,我们拟定了《蔡林森校长评课的基本原则》,以期对大家备课、听课和评课有所参考。

1、评学习目标的明确性

(1)学习目标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2)能够准确体现课标和教材要求,教师不得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

(3)教师制定学习目标时,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符合学情。

2、评自学指导的针对性

(1)明确自学内容。例如读书的范围、思考的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

(2)明确方法指导。例如怎样读书、怎样练习、怎样思考,自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等;

(3)教师如何检测及检测题设计的质量。

3、评重难点设计的准确性

(1)针对学情差异,设计不同的重难点;

(2)要求学生做到的(例如写作文),教师要首先做到(教师要写下水文),以便更准确地把握重点,体会难点。

4、评“先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自学时,教师要站在讲台上,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在积极主动地自学?

(2)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深入学生中间进行督查;及时表扬自学效果好的学生,重点帮助和指导后进生;

(3)必须要求学生熟读、背会、理解教材内容;

(4)要关注照顾最后一名学生。

5、评“先学”中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1)学生在紧张积极的学习中,要最大限度地开展“兵教兵”活动,最终解决问题;

(2)要通过提问、质疑、讨论、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当堂归类整理。

6、评“后教”中教师点拨的实用性

(1)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

(2)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只点拨、更正、补充疑而未决的问题;采取“启发式”,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3)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并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掌握解题规律。

7、评“后教”中学科知识的拓展性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本学科知识,并与相关学科进行渗透,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8、评课堂检测的有效性

(1)看学生是否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能否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设计的检测题要以课本为主,能够检测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能力;

(3)检测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有提问、书面回答、背诵等多种形式,最好让学生进行书面回答或板演,但其核心是要让其他学生时刻准备回答问题;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准确评价,不要无原则说出“完全正确”、“非常漂亮”这样的话,这是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

9、评课堂教学的简洁性

(1)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要简洁实用;

(2)教师说话要语速适中,富有节奏感;

(3)教学活动要简洁,例如过多的学生鼓掌、教师繁复的肢体动作会影响学生思维。

10、评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好就是好课;

(2)看标志,效果好的标志是学生学得紧张;

(3)查引导,学得紧张靠老师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修武县职业技术学校 ( 豫ICP备2022015720号-2| 豫公网安备 41082102410925号 )

地址:修武县宁城路西段(森林半岛东邻) | 招生电话:0391-7186556

北京时间 Processed in 0.12527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